脹緊套:脹緊套與帶輪失效打滑,如何改造
分類: 行業(yè)新聞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9-01 13:12
脹緊套:機械傳動在機械工程中應用廣泛,主要是指通過機械手段傳遞動力和運動。機械傳動主要包括鏈傳動、齒輪傳動和皮帶傳動。
皮帶傳動是一種中間柔性零件的傳動方式。由于傳動帶是彈性的,靠摩擦驅動,因此具有結構簡單、傳動平穩(wěn)、噪音低、減震、過載時傳動帶在皮帶輪上打滑、對其他零件有過載保護、適合中心距大的傳動等優(yōu)點。它在機械傳動中應用較為廣泛,尤其是皮帶傳動中的V帶傳動。
滑輪和軸較為常見的裝配是鍵連接;但由于皮帶輪與軸的同心度較差,鍵連接在高速旋轉時會產生較大的振動,因此在一些高速機床和高精度機床上經常采用脹緊套結構。
1.提出問題
我公司組合銑線磨盤動力頭(直徑800mm)的動力傳動由直徑300mm的皮帶輪驅動,皮帶輪通過脹緊套與軸裝配連接。在長期運行過程中,由于磨盤頻繁啟停,軸與脹緊套之間膨脹,脹緊套與皮帶輪未能打滑,失去傳動能力。由一個開口外套、一個開口內套、一個張力套和12個M8內六角螺栓組成。
膨脹原理:用螺栓將張力套2和張力套4拉到中間,由于張力套和開口內套雙向圓錐接觸,開口內套的開口間隙和內徑減小,使內套卡在傳動軸上;同樣,張緊套與開口套之間存在雙向錐形接觸,增大了開口套的開口間隙和內徑,從而使套筒在滑輪孔內膨脹緊密。
通過分析,這種結構的脹緊套在制造過程中應控制以下兩點:
①內外套筒的雙向錐度和兩個緊固套筒的錐度(共4個接觸面)必須一致。(2)內套筒的內徑和軸徑、外套筒的外徑和皮帶輪的內徑必須有相同的配合間隙要求。
以上兩點的保證在零件的制造過程中是非常困難的,加工時會出現誤差,制造精度的提高必然會增加制造成本。特別是內套內徑與軸徑、外套外徑與皮帶輪內徑的差異會造成:①內套與軸箍死了,拉不動張力套,但外套與皮帶輪的膨脹力不夠,外套與皮帶輪之間的打滑會造成傳動時的轉動損失。(2)外套筒和皮帶輪已經漲緊,拉不動張力套筒,但內套筒和軸之間的夾緊力不夠,傳動時內套筒和軸之間發(fā)生打滑。
通過仔細分析和現場觀察,發(fā)現脹緊套筒的滑動磨削主要發(fā)生在套筒與滑輪之間。通過聯(lián)系廠家,需要將滑輪和軸送到廠家,修復滑輪內孔,做成脹緊套,需要一個月的工期,機床需要停工等待。
2.結構改進
經過現場討論,決定脹緊套結構由公司內部機床改造制造。改進后的脹緊套結構也由外套筒壓蓋、開口外套筒、開口內套筒、內套筒壓蓋和12個M12內六角螺栓五部分組成。內外套筒壓蓋分別在皮帶輪兩端鉆螺栓孔。
擴張方法:首先在皮帶輪內孔放一個開口套,用螺栓和皮帶輪固定套法蘭,將皮帶輪和開口套套在軸上調整裝配位置(定位套可單獨加工實現定位);軸頭上套有開口的內套并插入外套中,內套壓蓋用螺栓壓在皮帶輪的另一端面上,同時將內套推入外套中;如果繼續(xù)擰緊內套筒壓蓋螺栓,內套筒可以擰緊在軸上,外套筒可以在皮帶輪孔中膨脹。
優(yōu)點:零件結構簡單,在展開過程中只有一個接觸面產生相對滑動,只需保證這個接觸面的錐度相同即可(原結構中四個接觸面的錐度必須相同);無需要求內套與軸、外套與皮帶輪之間的配合間隙相同;加工精度除錐度配合外無精度要求,制造簡單,加工周期短。
3.效果分析
脹緊套結構的改進大大縮短了修復時間,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返廠修復。此外,機床磨盤的動力頭軸需要拆卸,修理后重新安裝。動力頭是精密加工動力頭,重新裝配后精度也會發(fā)生變化;改裝后無需拆卸動力頭軸,精度不會改變。
使用這種脹緊套維修成本低,需要幾萬元返廠正常維修,往返運輸費用和維修費用;改造后,公司內部加工成本不到1 000元。
該部分經過改造后已連續(xù)使用7個月,效果良好,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。
上海屹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脹套廠家、襯套廠家、脹緊套廠家、同步帶輪工廠、同步帶輪廠家,主營脹套、齒輪、同步帶、同步輪、聯(lián)軸器、鎖緊盤、脹緊套、同步帶輪、開口同步帶、無縫同步帶、橡膠同步帶、脹緊連接套、聚氨酯同步帶等。作為一家上海同步輪廠家,我們是從事機械傳動件設計、制造、銷售于一體的公司,公司具有制造各類機械傳動件的豐富經驗,具有研發(fā)新精產品和批量生產的優(yōu)勢,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,企業(yè)堅持以“價值源于核心科技”的宗旨,廣聚國內高科技人才,消化吸收了國內外前沿技術,不斷開拓創(chuàng)新。